近年來,郴州市廣大鄉鎮(街道)政法委員扎根基層一線,化解矛盾糾紛、開展法治宣傳、辦理民生實事,成為推動基層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。即日起,《湖南法治報》聯合郴州市委政法委開設“我是基層政法委員”專欄,集中報道展示他們的先進事跡、實干故事和精神風貌。
何小波:踐行“半條被子”精神
當好鄉村善治的排頭兵
湖南法治報訊 (通訊員:祝志方 曾海燕)“作為一名基層政法委員,我所做的就是要立足崗位,傾聽民情民意,不斷為群眾帶去更多獲得感和安全感。”汝城縣南洞鄉人大主席、政法委員何小波這樣詮釋心中的責任與擔當。
家人、家事,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
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。何小波始終把維護安全穩定作為第一責任,把矛盾化解在基層,把信訪群眾當“家人”,信訪之事當“家事”。按照“1+N”模式,建立“一站式”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平臺,建立健全接訪、受理、登記、研判、分類、交辦、調解、回訪、結案等一條龍流程。2022年來,全鄉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75人次,來訪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均得到了妥善解決和滿意的答復。
何小波走村入戶化解家庭矛盾糾紛
“何委員人很熱心,經常關注過問我們的情況。”何小波樂于和信訪對象聊天交朋友,時常與鄉村干部一起入戶走訪,溝通思想,打開心結,并依法依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。群眾何某某從原來的“信訪戶”變成了現在鄉村振興的“主力軍”。
打好“民生牌”,密切黨群干群關系
南洞鄉境內Y118線通公汽問題,涉及四個村5700多人口,群眾要求強烈,代表在人大會上年年提建議意見。2022年,何小波積極向上協調爭取增設會車道項目資金,目前,項目全面完工并開通公汽,既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,又有效解決了道路交通安全隱患。
何小波和村干部一起搶修河道、開展防汛工作
結合“千人包千村、萬警進萬家”大走訪辦實事等活動,何小波帶頭下村到組,帶頭組織召開屋場會,帶頭到田間地頭看莊稼長勢,帶頭入戶和老百姓聊天拉家常。兩年來,全鄉召開屋場會上百場,收集群眾意見228條,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3個。深入開展反電詐宣傳,做到逢會必講、入戶必勸、重點場所必宣。到目前為止,“國家反詐中心APP”安裝注冊完成人數5028人次,常住人口安裝率為67.4%,排名全縣第一,轄區內沒有發生一起電詐行為,實現了南洞群眾“零參與”。
做實網格化,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
南洞鄉為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,讓村居網格員作為一座“橋梁”,拉近黨和政府與基層群眾之間的距離。“全鄉優化設置四級網格,共中一級網格1個、二級網格9個、三級網格45個、四級網格129個,由村民小組長、黨員或者熱心村級事業的群眾擔任網格員,村民小組戶數在30戶以上的設置若干名信息員。分級組建183個風格管理微信群。”何小波介紹,如此一來將安全穩定、森林防火、防汛抗旱、防溺水、反電詐等工作“一網網盡”。
為173名網格員發放聘書,并配備一套迷彩服、一雙迷彩鞋、一個手電、一個工作證、一本工作手冊,便于亮明身份、“武裝”上崗。組織開展無非訪、無重大案(事)件、無毒、無安全責任事故、無邪教組織活動、無電信詐騙、無違建、無不贍養老人等“八無”網格評選活動,獲評優秀網格員和信息員的由鄉財政撥付一定資金予以獎勵,凝聚起干群一心、群防群控群治的強大合力。目前,該鄉通過網格管理,共收集上報各類信息221條,為群眾代辦事項165件,解決問題156個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何小波通過潛心的努力結出了一串串沉甸甸的“果實”,他所在的汝城縣南洞鄉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平安建設先進鄉鎮,2022年綜治民調工作在全市排名第四、全縣第二,被評為全市信訪工作示范鄉鎮。
責編:劉建軍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